|
杭州合肥“云签约”背后的守护者:政采云(徽采云)团队3×24小时专项服务日前,杭州、合肥通过政采云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完成了《政府采购“云评审”联盟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正式启动两地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合作机制,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政府采购一体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用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完成签约仪式?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 为了完成这个奇妙的创意,政采云(徽采云)团队精心筹备、全力支持,围绕签约仪式提供3×24小时的专项服务。 多轮成功实践,“创意”源于信任 此前,杭州、合肥已在跨省政府采购评审领域开展多轮成功实践,通过远程异地评审完成全流程协作,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跨区域协同的高效性。为推进常态化合作,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决定于7月31日举办合作签约仪式。 意向已达成、时间已敲定,但签约仪式在哪里举办呢?每年8、9月正是采购的高峰季,无论安排在杭州还是合肥,对方单位都要专门跑一趟,来回至少要花一天时间,再加上场地布置、会务接待,费时费钱。一时间,大家犯了难…… “政采云的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我们用过那么多次了,系统一直很稳定,声音画面也清晰,何况这次还是为了建立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合作机制,不如就通过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来签约吧。”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提议。 杭州、合肥两方商议后觉得可行,大家纷纷表示“有创意”“好主意”! 精心筹备支持,远程评审系统“新玩法” 接到用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完成签约仪式的需求后,政采云公司也觉得很有趣:这是系统应用的一个新场景,值得尝试,可以支持。 但此前全国无先例,产研人员对于签约仪式的活动组织也不太熟悉,切不可掉以轻心。为了做好“云签约”的支持工作,政采云公司组建了专门团队,拟定《远程异地合作协议签约实施方案》,并启动3×24小时的筹备和演练。 7月30日,政采云团队确认杭州会场和合肥会场的音视频会议终端、电脑、网络等设备的性能,并通过一个评标中的测试项目进行反复联调,确定画质、音频的可用性。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做了应急保障的备选方案。 “远程异地评标场景中,主副场的评审专家会通过系统的视频会议功能沟通意见。本次‘云签约’主要使用到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的开标大厅及视频会议功能,只是专家身份变成了两家单位的负责人,双方代表在线交流意见,完成签约和交换签约文件。”政采云团队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为确保签约仪式顺利进行,7月31日当天,政采云团队分别派出一名技术支持人员到场保障。签约仪式开始前,杭州会场、合肥会场分别以专家身份登录政采云系统,进入专属的评标项目页面后发起视频会议。签约仪式开始后,两地代表到场并进入视频会议大厅,双方通过远程在线方式顺利完成了《政府采购“云评审”联盟合作协议》的签约,以及合作机制的沟通确认。 “整个过程历时两个小时,画质清晰、声音同步,感觉与面对面签约没什么不同,非常简单高效,也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政府的精神。”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8月1日,政采云团队对签约仪式全过程的音视频材料进行了查看核对,并总结复盘项目的筹备支持情况,为后续类似需求的执行积累经验。系统自动形成和保存的音视频记录,也为两家单位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技术赋能降成本,共绘长三角协同发展图景 长期以来,评审专家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个别领域专家抱团左右评审结果、存在潜在廉政风险等问题,是制约政府采购效率和公平性的瓶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区域间资源共享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 此次杭州、合肥携手建立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合作机制,依托政采云先进的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打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了专家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了“采购人属地不变、专家异地评审”的创新模式。两地通过音视频实时同步、文件防篡改、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保障,确保评审过程达到“1小时联通上线、全过程留痕可溯、零接触评标评审”,为远程异地评审的公正性、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合肥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金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次合作是合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机制的常态化运行,不仅将极大提升两地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效率和质量,更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探索跨区域协同评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对政采云(徽采云)公司而言,此次签约仪式也是远程异地专家评审系统的新起点。通过技术赋能、服务提质降本,政采云公司将继续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转自:政采云公众号,若涉及侵权望告知删除! |